818425
Mable Jiang

@mablejiang #818425

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 Host of HODLong 后浪 Growing FSL (STEPN GO, STEPN, Gas Hero, MOOAR, FSLID) Ex-Multicoin Capital
613 Follower 95 Following
强行转发到这里安利一波
时隔两年又请来了 Yu 聊聊 Kaito 作为一个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搜索引擎,是如何通过帮助用户理解和把握 “心智” 从而更好的和市场交互、达到增长目的的。

播客录制于两周前(播客里面说到某标的当时是12u 😂)。恰逢 Kaito Genesis 铸造完毕,算是蹭上了流量末班车。剪辑的过程中重听觉得还是挺有收获的,尤其是 Yu 基于当下“注意力经济”提出的 “注意力是基本面、叙事是Multiples” 这一思维框架。

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收听本集: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hodlong-%E5%90%8E%E6%B5%AA/id1622341355?i=1000681301203
今天剪辑刚发的Kaito那期的时候,以前一直觉得的一个念头又浮现出来:用心的播客录制和剪辑是一个很正念的事情。它会获得你100%的当下注意力,很能练习一个人的专注度和耐心。

剪辑本来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虽然播客讲究的是临场感和即兴创作感,我一直还是认为主播是应该在保持对受访者真实呈现的情况下,尽量给听众创造好的信息获取体验的。所以虽然很多时候比较有争议的内容可能都不会剪辑掉,但是会尽力把很多口癖和语无伦次尽可能不被听众发现地删减掉,你希望捕捉到每一丝气口,让听众的感受相对丝滑。这部分需要全部的注意力投入。

另一点则是录制时对受访者的当下反馈:很有意思的是,有不少当下录制感受很好的,后面剪辑的时候都是噩梦,因为笑的太大声或者太投入就插入了对话。反而是时刻回顾心里的提纲、时刻提醒自己不要...
多邻国出新卷人表情了:鱿鱼游戏😂
赶紧下个Tako App吧!别问!lean in!
昨天团队在线上年终总结 Happy Hour,大家一个个分享自己的 high and low moments。2024年是特别有收获的一年,甚至可以说是生命中成长最多的一年也不为过。

前半年的很多过山车一样的经历现在都抽象成了一些下意识的反应,于是非常明白很多当下的情绪都可以放一放,因为人都是金鱼、记忆只有七秒钟,事后都不会记得具体的感受,不必过度沉浸在某种情绪之中。

但另一方面,在确实观察到情绪的时候,虽然有些鲁迅总嘲笑我嘴上总说 ”让这些东西穿过自己“ 却没法总是知行合一,但是也会告诉我允许自己有波动,不要苛责自己。

明白了生命中真正对自己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也明白了人和人之间的长期关系不过就是简单几个字“相处之道”。

于是轮到我分享的时候,感觉很多想说的,又感觉其实不用说什么。想了下,总结成了几句话:

2024 was a year of rollercoa...
冥想是一种训练意识和注意力的科学方法。

大脑的神经结构是可以被后天塑造的,并且是为数不多的我们身体里能够一辈子通过特定训练持续改变结构的器官。事实上,在我们出生前,大脑里里的神经元已经开始对针对收到的刺激,对它们之间的的连接进行对应的调整。

与自我意识,高级思考,情绪控制,长远计划都有重大关系的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是人脑中最晚演化出来的部分。直到 25 岁左右,它的神经元才连接成熟。它也是所有脑区中受到基因控制最少的,并且能够持续被塑造。这也是为什么顶级交易员的“前额叶皮质区“都是长期活跃的。

大脑除了受到天生的基因影响,还很大程度上受到后天经历体验的塑造。因此,一些幼时的创伤或者记忆里特别深刻的恐惧,是可以通过长期的意识训练逐渐解除的。

就像一项新的技能可以通过有意识地...
我决心写一个系列叫《意识体操手册》发布在Tako,简单讨论冥想练习的方法和体悟。
系列文章叫这个名字的原因很简单,冥想(或打坐),是修行的最小单元。它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意识的体操。

2018-2020年,我的朋友Jade(现在叫Ninde)做了一个公众号《禅与宇宙维修艺术》,我是其中核心的开源贡献者。

我们尝试过很多虚拟经济模型的探索,比如“一块广告牌”的哈伯格税实验,也做了很多社群实验,包括冥想小群和杀死500人大群的实验。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Ninde写的《冥想与大脑维修艺术》。

时过境迁,时隔《禅与宇宙维修艺术》公众号和《晚风说》播客彻底关停三年,我在《Yala!yala》和《得意忘形》的播客里,听到zxy说“他的一个朋友”的朋友圈签名是“都一样”时,心下一惊。

听到zxy在播客里cue到我还是稍微有点吃惊。但随即意识到这可能是宇宙...
可以的 我以前无聊还做过策划案 反正没用上 走一个
才发现这个圈子!
《红辣椒》是今敏最后一部传世的作品,不少人认为它启发了《盗梦空间》。

艺术史研究里有大量符号和象征的探讨,和解梦过程中寻找“意象”的源头并无二致。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我对梦和潜意识一直充满了好奇。

一个周六偶然在 HKMovie 刷到《盗梦侦探》(港译名),看了英文才知道是Paprika。听说过片子很久,却从来没有看过。后来友人知道了,羡慕我第一次看Paprika就在大银幕。

读《千面英雄》的时候,被坎贝尔引用荣格的这句话吸引:「神话是公众的梦,梦是私人的神话。」但是《盗梦空间》过于具象和易被理解,似乎和「梦境」的意象相差甚远。但梦应该怎样被表现在文艺作品中,我也没有概念。

直到平静的银幕上,所长突然被入侵意识,吐出那些又像精神障碍的又像诗的句子。游行的音乐和节奏响起,毫不犹豫的鼓点和目中无人的狂欢,屏幕里全...
把大象放进冰箱分几步?

1. 拥抱不确定性
2. 管理预期
3. 日拱一卒
4. 享受意外的果实
「你看,今天美丽的夜色,像不像我没收到的稿」
这是正念吃薯条啊

可惜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整点薯(xiang)条(ta)
But anyways going back to the initial post about this whole crazy run-up:

the "benevolent SBF" was just half of the story;

the other half is that the market eagerly needs another white knight - at least when all types of players in the market are very suffocated with current distribution of the pie
【Binance seemed scared】
只能说是奇观了~
日本冲绳水族馆
电影《Coco》里面三层关于死亡的定义:

停止心跳的时候,你生物学上死亡了;
举行你的葬礼的时刻,你的身份在这个世界上抹去了;
在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亡了,你最终死亡了。

当你给任何事物设定一个保质期,人心才会珍视它。
这圈子没被选进精选乌乌乌

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只能发到这了
一直有个很偏门的暴论,觉得很强的 to C 团队基本上人的颜值都很能打;但因为颜值这个东西有点主观,一直不好意思说出来hhhh

比如说:Magic Eden、Drift、Kaito

还有什么其他例子吗?
绝了 又刷新认知了 是我推荐的吗

(哥,发内容要发到圈子里,不然没人看见
(这条也算艺术吧,和姑娘谈心的艺术也是艺术
「我是XX大師的弟子。」

「您平時練習冥想/打坐嗎?」

「我不打坐。姑娘我跟你說,我們都是俗世弟子,只要記住三點:言善語、發善心、行善事。別的形式主義的東西都沒那麼重要。我們平時已經這麼忙了,也不像出家弟子有修的目標,只要做了這三點也就夠了。」

你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