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黑暗森林

/darkforest37

在区块链的黑暗森林中,每天都有人因一时疏忽而损失惨重。这里是一个专注于 Web3 安全的学习圈,我们揭示各类诈骗手法、分享真实资损案例、探讨实用防护技巧。从钓鱼攻击、假币诈骗、合约漏洞,到私钥安全、社工套路,我们用最直观的方式为你解析链上风险。无论你是 Web3 新手还是老玩家,这里的内容都能帮你在区块链世界洞察先机,远离陷阱。

非托管设计(Non-Custodial Design)是一种在区块链和加密货币领域常见的设计理念,主要指用户对自己的资产或数据拥有完全的控制权,而无需将其托管给第三方机构或平台。以下是对非托管设计的详细解释:

核心特点
用户完全掌控资产:

在非托管设计中,用户的资产(如加密货币或私钥)由用户自己管理,平台或服务提供方无法直接访问或控制这些资产。
例如,用户的私钥存储在本地设备中,而不是托管在中心化服务器上。
去中心化:

非托管设计通常依赖去中心化技术(如区块链)来确保交易和操作的透明性与安全性。
用户通过智能合约或去中心化协议与系统交互,而不是依赖中心化的中介机构。
隐私与安全性:

非托管设计强调用户数据的隐私性,因为数据不会被存储在第三方服务器中。
由于用户完全掌控资产,避免了中心化平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给大家继续揭发这个骗局,当我回复了真正的巫师 @0xcryptowizard 的贴子之后,假的巫师 @0xcrvyqtovizard 开始继续发 TG 群组链接。
如何破解?
在记事本软件里,把两个人的 id 放在一起对比,就可以看出真假了。

地址污染(Address Poisoning)是一种针对加密货币用户的诈骗手法,攻击者通过伪造与受害者常用地址高度相似的伪造地址,污染受害者的交易历史记录,从而诱导受害者在转账时误将资产发送到黑客地址。这种攻击方式主要利用了人们在快速操作时,容易忽视地址中间字符的特点。

地址污染的两种常见手法:
尾随转入(Trailing Transfer): 黑客会在受害者的常用地址进行正常交易后,迅速发起一笔小额或零金额的转账。这笔尾随转账的来源地址是一个伪造的相似地址,通常仅在中间字符上与受害者的常用地址有所不同。

目标:污染受害者的交易历史记录。
风险:受害者在下次转账时,可能因地址相似性误复制伪造地址。
案例:

正确地址:0xd9A1b0B1e1aE382DbDc898Ea68012FfcB2853a91
钓鱼地址:0xd9A1C3788D81257612E2581A6ea0aDa244853a91
当受害者在历史记录中查找地址时,可能因地...
剃头是为了防止逃跑,好辨认,平时在路上看到寸头就知道是跑出来的。

此外很多诈骗都是以军人身份获取信任,说自己在哪儿当兵,不能用微信,不能经常用电话,不能见面,有专门的沟通 app,然后丢给你一个链接让你下载,偶尔还需要手把手教你翻墙......

引言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Web3 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模型,正在逐步改变传统互联网的运作方式。Web3 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去中心化和加密技术,赋予用户对数据的完全掌控权,并消除中心化平台带来的隐私和安全隐患。然而,Web3 的发展也伴随着一系列安全和隐私挑战,如何在去中心化网络中保护用户资产和数据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报告旨在探讨 Web3 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技术,分析现有的风险和应对策略,并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建议。

一、Web3 的核心安全性挑战
1.1 签名授权与钓鱼攻击
在 Web3 环境中,用户需要频繁地进行签名授权以完成交易或访问 DApp。然而,这种机制也成为了钓鱼攻击的主要目标。攻击者通过伪造网站或应用诱骗用户签名,从而窃取用户资产。

应对措施
验证网站和应用来源:访问任何网站或 DApp 前,确保其来源可信。
...
摘要
助记词碰撞骗局是加密货币领域的一种经典骗局,利用用户对加密技术的认知不足,通过伪造工具或夸大技术能力,试图获取用户的助记词或加密资产。本研报将从助记词生成原理、碰撞难度计算、随机数生成器的安全性以及相关案例等方面,深入分析这一骗局的技术背景及其风险。

一、助记词碰撞骗局的起源与基本原理
助记词(Mnemonic Phrase)是基于 BIP39 标准的加密货币钱包核心安全机制,用于生成私钥和访问加密资产。助记词通常由 12 至 24 个单词组成,其生成过程依赖于随机数生成器。

1. 助记词的生成过程
助记词的生成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随机数生成:计算机生成一个 128 位的随机数。
哈希校验:对随机数进行哈希计算,将哈希结果的前 4 位添加到随机数末尾,形成 132 位的二进制数据。
分组与映射:将 132 位数据按每 11 位分组,映射到助记词库...

摘要
数字钱包作为区块链生态的重要入口,因其匿名性和技术复杂性,成为网络犯罪的高发领域。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数字钱包骗局的主要类型,包括授权钓鱼、剪贴板病毒、签名骗局、NFT空投骗局及私钥泄露陷阱,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运作原理,同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策略,以期为用户提供有效的安全指引。

一、数字钱包骗局的主要类型
1. 授权钓鱼骗局
原理
授权钓鱼骗局是最常见的数字钱包诈骗手段之一。用户在不明链接(如免费空投、白名单活动)中点击后,被诱导向恶意智能合约提供资产授权。此后,骗子可通过合约的 transferFrom 函数将用户资产转走。

案例
著名歌手周杰伦的无聊猿 NFT 被盗事件即因授权钓鱼而起,损失价值超 300 万元人民币。

应对策略
不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
检查授权界面是否出现 Approve 字样。
使用钱包安全插件,避免用存有...

摘要
硬件钱包作为一种离线存储私钥的工具,在区块链资产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从硬件钱包的定义、原理、分类、使用方法、挑选标准及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硬件钱包的知识框架和实践指南。

1. 硬件钱包概述
1.1 什么是硬件钱包?
硬件钱包是一种将私钥存储在安全硬件设备中的工具,与网络环境隔离,确保私钥不会直接暴露于互联网。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硬件设备完成数字资产交易的签名操作,签名后将数据发送至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上链。

硬件钱包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私钥的安全性。通过专业芯片加密私钥,硬件钱包可以有效避免因网络攻击导致的私钥泄露。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硬件钱包并不能完全消除所有区块链安全隐患,例如用户操作不当或助记词管理不善等问题。

1.2 冷钱包与硬件钱包的关系
冷钱包是指与...
如何从交易前、中、后有效防范网络风险

1. 交易前:谨慎核验,识别风险
防范社工攻击:务必检查域名是否正确,特别是通过 Discord 和 Telegram 获取的链接,谨防钓鱼网站使用伪装域名或轻微修改的标识迷惑用户。
网站授权警惕:对于不熟悉的网站,不要轻易进行钱包授权,尤其是涉及Approve和Permit的操作时,仔细核对授权对象是否安全可信。

2. 交易中:小额测试,确保安全
测试性转账:无论是转账还是交易,建议先进行小额测试(如转 1 U)以确保地址和操作无误,避免大额资金因失误而丢失。

3. 交易后:实时监控,避免持久风险
撤销过期授权:定期检查钱包中已经完成交易的授权,及时撤销不必要或过期的权限。
使用专业工具:通过钱包监控工具或区块链浏览器,实时跟踪交易状态。
导读篇概述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伟大的发明,革新了生产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任问题。然而,区块链的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误区,这些误区常常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用户资产遭受损失。区块链世界因此被形容为“黑暗森林”。为帮助用户在这一复杂环境中保护自身资产,慢雾科技创始人余弦编写了《区块链黑暗森林自救手册》。本文档为该手册的导读篇,内容涵盖区块链使用中的核心安全法则、钱包管理、隐私保护、人性安全、常见作恶方式及应对策略等。

核心安全法则
在区块链的“黑暗森林”中,用户必须牢记两大安全法则:

零信任:始终保持怀疑的态度。不要轻信任何信息或平台,尤其是涉及资产安全的场景。
持续验证:对任何需要信任的对象进行验证,并将这种验证能力培养成习惯。
创建钱包
钱包是区块链世界的核心工具,正确创建和管...
丰密老师也差点中招了。其实这个案例我之前也分享过无数次。我之前还开玩笑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英语的机会。没想到这个熟悉的骗局,还是一遍又一遍的在骗人。
装个rabby钱包 + scam snifer,然后不要在不清醒的时候做钱包任何动作,所有链接从官方渠道走。
过年了,骗子也要过年,大家提高警惕,谨慎打款,转钱之前三问:真的吗?是本人吗?咱俩上次吃的火锅是哪家?
有时候发现真是有时候骗子不够用了。
每一次被盗,都是痛彻心扉。这也是我建立黑暗森林频道的原因。希望可以多吸取教训,而不是自己成为教训。
画重点:

哪怕是在macOS上,哪怕是pdf文档。也不要乱点!